【成语】: 物不平则鸣 物的成语、鸣的成语接龙
【拼音】: wù bù píng zé míng
【解释】: 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
【出处】: 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怨不得芳官。自古说:物不平则鸣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
【拼音代码】: wbpm
【反义词】:
【歇后语】:
【灯谜】:
【用法】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
【英文】:
【故事】: 唐朝时期,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,很有才能,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,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。韩愈十分同情,并在孟赴任时写《送孟东野序》赠别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,草木之无声,风挠之鸣;水之无声,风荡之鸣。”